在长辈的晚年生活里,许多精神健康问题常披着“身体不适”“老糊涂”的外衣。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,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岳玲主任医师,用四则门诊故事揭开这些“伪装”。长辈的晚年,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料,更需要一份能“看见他们情绪”的心理守护。
④处方上没有的药:当爱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
在老龄化社会的今天,阿尔茨海默病不再是陌生的名词。人们逐渐理解,那些反复的提问、突然的情绪波动、或是忘记关火的瞬间,并非老人的固执,而是大脑发出的求助信号。今天门诊遇到的这对老夫妻,用七年时间证明:即使记忆的沙漏不断流逝,爱依然能构筑起最温暖的港湾。
这是我7年前的一个老病人,老太太第一次来到我的门诊,开始出现手机软件用不来,买东西算错账,多次出门忘带钥匙,话变少,兴趣减退,家人很重视,带她来我们记忆门诊就诊,当时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(轻中度),测MMSE评分21分,我们共同商定:在促认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方式,辅以康复治疗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
老两口住在老小区,家里生活空间简单有序,周围都是老邻居。他们的生活习惯很规律,每天早晨起床后老太太自己穿衣洗漱,由老先生确认穿戴整齐后一起步行去菜场,老先生一边买菜,一边通过蔬菜的形状、颜色、气味、手感来教老太太认识蔬菜。他们每天都会去小区的老年活动中心两次,和老朋友谈天说地,当老太太忘词的时候,老先生会适时提醒。每天晚上,散步归来,洗漱完毕,他们会坐在一起看一会儿电视剧,老先生负责前情回顾、人物关系及剧情讲解,老太太负责倾听,有时候老太太会有不同意见,会有情绪,老先生会尽量温和回应,不解释,不反驳,不对抗。
老两口每年定期体检,每月到综合医院门诊诊疗躯体疾病,到我们老年科门诊随访。截至今年9月,老太太的认知能力还在缓慢下降,分不清楚时间、地点,分不清楚自己的衣服,会忘记吃药,但是精神饱满,说话主动性增高,能和家人有效沟通,能自己洗澡,做白煮蛋、削苹果、剥毛豆、晾晒衣服,MMSE评分14分,家人对她的情况也表示满意。
阿尔茨海默病就像一场漫长的告别,但这对老夫妻告诉我们:告别也可以充满尊严与温暖。当患者被理解而非纠正,被陪伴而非隔离,那些被偷走的记忆,终将以另一种形式延续。
嘉旺网-股票配资中心-配资平台推荐-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